是见风使舵惯了的,怕死得很。”
另一名不苟言笑的军官——一营的代营长塔马斯点了点头,简单地鼓励了部下一句:“你做得很好,彼得军士。”
听到塔马斯的表扬,彼得·布尼尔就像是被夸奖的小狗,高兴地立正站好,又敬了个礼。
……
是的,凭借血泥之战期间斩获的功劳,彼得·布尼尔已经被提拔为新军的第一批正式军士,并被委任指挥两帐士兵。
即使是最眼红的人,也无法否认彼得的斩获是实打实的,最多偷偷骂几句“走了狗屎运的家伙”。
再也没有人轻蔑地唤彼得“矮子”。新兵见到他都第一时间抬手敬礼,尊敬地称呼他为“布尼尔军士”;老兵则会搂住他的肩膀,亲亲热热地叫他“彼得老兄”——其实彼得·布尼尔只有二十岁出头。
虽然彼得·布尼尔对于世界的变化有些措手不及,但他还是有点喜欢受人尊敬的感觉。
……
“愣着干什么?”看到面前的矮小军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傻笑,莫罗心里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:“你没事情做?”
“哦……哦哦哦。”彼得回过神来, 急忙扶正头盔, 小声请示:“营长,投降的敌人怎么办?要押过来吗?”
“不用。缴了他们的械,先把他们关在兵营。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处理他们……”塔马斯的目光沿着道路从码头一直延伸到镇外:“真正的对手还没来呢。”
听到这话,莫罗又是一声不屑的轻哼。他看向正在卸船的士兵,高声下令:“别的东西都先放下——把大炮推下来!”
……
铲子港的守备力量分为两部分:较小的一部常驻镇中心,较大的一部驻扎在镇子外的波塔尔庄园。
身为一名历战老兵,波塔尔镇长并非不懂得“分散的兵力会被各個击破”的道理。
所以……他原本是想要把所有部队和物资都放在自家庄园的。
还是因为“阿尔法先生”的一力坚持,波塔尔镇长才不情愿地向镇中心分派出一百名民兵,并发动镇民修筑了一道环绕镇中心的木墙作为防御工事。
事态的发展证明了波塔尔镇长的“先见之明”,然而他却没有自鸣得意的心情。
逃回庄园的溃兵们带着十分糟糕的消息:一支“大军”乘船突袭了铲子港,驻守城镇的百余名民兵顷刻间被击溃,他们拼死作战才侥幸突围,第一时间赶来向镇长大人汇报……
波塔尔用几枚银币打发走了“拼死突围、赶回报信”的逃兵——他一眼就看出来那些家伙身上抹的都是牲血,只是不想拆穿。
赶走旁人之后,忧心忡忡的波塔尔看向身旁的俊美青年:“阿尔法先生,您说现在该怎么办?”
“没办法。镇区已经丢了,眼下只能守住庄园。”阿尔法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贵庄园背靠河水、毗邻泥沼,本就易守难攻。再加上这段时间的备战和整修,就算是叛军倾巢而出,也别想轻易拿下贵庄园。我们可以在这里防守。”
“能守多久。”波塔尔焦急地问。
“考虑到储备情况。”阿尔法>>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