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前行,于是依次走过每个炮组,亲自检查各炮组的点位是否合适。<br><br>按照战前部署,江雨把威远炮哨布置在了中路,两翼各一个佛郎机哨,这三个哨的总长度大致与步兵大阵的正面宽度一致,以便给正面敌军以最大杀伤。<br><br><div>各炮组之间的距离也大致差不多,这类轻炮主要靠霰弹杀伤,杀伤面呈扇形,如果相距过近的话会造成火力浪费,而且万一炸膛还会伤到相邻炮组。<br><br>剩下的一个佛郎机哨被江雨安排到了大阵的左侧,这一哨的十门炮位置靠后一些,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。<br><br>这是因为陆军部的兵力较少,阵型的正面宽度多半不占优势。一旦敌我双方进入近战,左翼被敌军包抄的风险较大,所以有必要投入一个佛郎机哨来迟滞对方的包抄,以便步兵大阵能及时作出反应。<br><br>“好生表现,这一战定要打出我炮兵局的威风,让兄弟部队看看我们的能耐。”江雨每走过一个炮组,都要勉励一句该队队长。<br><br>“好说好说,属下连几千斤的大炮都不知打放过多少遍,这等小炮闭着眼睛也能随便放。”<br><br>“百总放心,要论打炮,我高驴子说第二,没人敢说第一,不信你去问问淡水花艇上的水鸡?”<br><br>“江百总,伱老就等着看属下生擒那姓郑的小白脸罢。话说,要是咱们这头一放炮,对面那帮撮鸟就吓得屁滚尿流往回跑,那咱们是追还是不追?”<br><br>……<br><br>炮兵局这帮队长都是刚从海军部调过来的老油条,大战在即,一个个的都跟没心没肺一样。<br><br>“追个屁!你他娘的是炮兵,谁要你去追敌?”一向斯斯文文的江雨忍不住爆了句粗口,不过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不少。<br><br>检查完各炮组的位置后,江雨下令开始安设火炮,提前装填第一发弹药,各哨长看到百总的旗帜后依次给下属炮组下达口令。<br><br>炮兵局各队开始从马骡背上卸下火炮,这需要三名炮手协作,一人负责解绳子,另外两人负责抬炮。<br><br>威远炮没有炮耳,是装在木质炮母中的。所谓炮母其实就是一个上面开口的木匣子,威远炮可以严丝合缝地楔入其中,并用铁箍固定,行军之时可以避免磕碰,打放之时架设在土堆上,再用沙袋压住炮尾,就可以消除后坐力。<br><br>由于没有炮耳或尾部螺栓,威远炮的仰角调节靠的是在炮母前面垫放木楔子,炮口垫高几寸能打多远就是明军的简易射表,比起靠前足后绊抓地消除后坐力、无法俯仰的虎蹲炮已经是一种进步了。<br><br>佛郎机和威远炮不同,炮兵局所用的这一款母铳长达七尺,快接近威远炮的三倍了。这个尺寸大致和戚家军的二号佛郎机相当,但要轻便不少,口径也略大一些,这得益于万历年间明朝对锻铁炮的技术改良,比如威远炮就是由大将军炮去箍减重而来。<br><br>之所以炮身这么长,一是因为佛郎机是后装结构,气密性不如威远炮这类前装>>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