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br>反倒是以一万六千之众北渡渭河,却在三个时辰内被打得七零八落的那一边,才是大明的官军。<br><br>相较咸阳百姓的欣喜,赵跻昌则对元帅府的军力充满震撼。<br><br>还有汗流浃背的恐惧。<br><br>因为他赵跻昌不是山西的教谕了,是咸阳知县。<br><br>要与城池共存亡!<br><br>赵跻昌作为咸阳知县,一来清楚咸阳城的地理位置,二来也知道刘承宗攻入关中的目标。<br><br>咸阳号称九关九守九里山,有九座城门,其中南门因为冲着渭河,名为渭阳门。<br><br>渭阳门东南不过一里地,就是有着秦中第一大渡之称的咸阳渡口。<br><br>咸阳渡口,直通渭河南岸的西安府城。<br><br>刘承宗既已攻入关中,且已击溃、收降明军在咸阳塬上的阻击部队,那下一步显然就要进攻西安府了。<br><br>在进攻西安府之前,这座咸阳城,如何保得住?<br><br>一日之内,赵跻昌先后派遣三拨马快奔赴西安府城。<br><br>第一拨,是跟陈奇瑜告状,说湖广过来的辽兵在城外洗劫民户上百、焚毁屋舍宅院无算。<br><br>第二拨,则是向陈奇瑜传报警讯,说这边打起来了,同时希望西安府向咸阳城发派援军。<br><br>第三拨,则是告诉陈奇瑜,咸阳塬上仗打完了,朝廷官军一败涂地,再不派援军,下官只能为国尽忠了。<br><br>西安府不是没军队,单在西安府城就有左卫、前卫和后卫,还有一个秦藩护卫,旗军多的是。<br><br>但是吧……赵跻昌派人送信的时候是心里急。<br><br>其实算算时间,咸阳离西安隔着四十里地,咸阳塬上的仗打完,他派去的第二波马快恐怕还没进西安城呢。<br>不过赵跻昌也不知道刘承宗脑子想的是啥。<br><br>明明打出了巨大优势,却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。<br><br>元帅军既不渡河进攻、也不东进围城,居然一声不吭拔营往北走了。<br><br>不论如何,随着夜幕降临,咸阳塬上重归平静,咸阳城上的赵跻昌也终于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。<br><br>万万没想到天黑后元帅军竟然杀了个回马枪,一支马队从北边又举着火把回来了!<br><br>起先是三五头戴红帽的达兵骑着稍显矮小的蒙古马,举起火把在郊外游荡。<br><br>片后,威风凛凛的披甲马队开到,人人身披赤色布面铁甲,钵胄顶着高高的盔枪,俱骑雄健青海驹,长杆如林,火光映照下战马胸脯子上的疙瘩肉遮出大片阴影。<br><br>一时间咸阳城上钟声不绝,城中士民奔走上城,相顾大惊,俱是吓得面无人色。<br><br>来的是元帅府的虎贲骑!<br><br>西宁门外,马科垂眼望着城墙上人影绰绰,笑着对身旁左光先道:“这守将不会守城,跟你我差远了。”<br><br>还真别说。<br><br>虽然元帅军压根没打过守城战,但虎贲营乃至帅府大部分军官,却都练就了非凡眼力。<br><br>守将能不能守城,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,甚至还说得头头是道。<br><br>能有这份本事,并不是因为他们攻城的经验多,而是全靠洪承畴馈赠的凉州守城条例。<br><br>当然,元>> --